新闻详情
李家男儿已长成——记路桥二分公司的两个李鹏-尊龙人生就是博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路桥二分公司 王珑润/报道 王珑润、李鹏、李鹏/摄影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7-14 16:5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盛夏雨后的黄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新,远处的山林青翠欲滴,位于曼蚌村的永金高速四分部驻地洁净如新。难得风清气爽,正是练兵的好时机,吃过晚饭,项目经理鲁云华便组织项目部全体职工到室外练习测量。“李鹏,测量啦!”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二楼办公室走廊上探出两个脑袋:“来嘞!”两个身影一边回应,一边噔噔蹬朝着篮球场奔去……
这两个人正是李鹏——是的,他们都叫李鹏。
一样,又不一样
两个李鹏同在路桥二分公司,又同在一个项目,都通过校园招聘进入公司。一个来自云南楚雄,一个来自昭通镇雄,更巧的是,来自楚雄的李鹏娶了一个来自镇雄的妻子,这是怎样的缘分!
两个同名同姓的人在同一个项目,就难免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为了能够区分两位李鹏,大家又将他们分为大李鹏和小李鹏。“我们俩除了名字相同之外,还有很多共同之处,比方说都喜欢健身,都热爱球类运动,性格都比较内向,都出生于1993年,生日都在6号,工作的第一个工地都是香丽高速……”说这话时,大李鹏腼腆地一笑,清瘦的脸上便展现出一道浅浅的弧线。初见面时,笔者很是不解,眼前的大李鹏,个子小小的,一套红色的篮球服衬托着一张娃娃脸,俨然一副学生模样,而小李鹏个子稍高,下巴上依稀的几根胡须让他看起来略显成熟,生日也比大李鹏早四个月,这样的大小之分,岂不是弄反了?细细深究,才知道,原来大小李鹏之分是按照工作时间来的——大李鹏2015年便入职,小李鹏则是2018年才加入这个团队。
大李鹏和他的鞋子
说到大李鹏,就不得不谈到他的鞋子。从香丽到大戛,再到永金,大李鹏的鞋子记录了他奋斗的足迹,也见证了他的成长。
2015年,云南师范大学测量工程专业毕业的大李鹏来到香丽高速8-1工区负责测量工作,开始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淘金”。刚进入项目,李鹏便将他的理论知识展现得一览无余,虽是新人,但他同老测量员一道,跋山涉水,深入每一个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记录、核对数据,期间没有出过任何差错。
虎跳峡的冬天来得格外早,12月时,最低气温已达零下10℃。彼时,项目部正在进行贝雷桥基础施工。因施工部位位于河沟处,为了能够精准获得每一组数据,李鹏深入河沟放线,反复在河沟里来来往往。冰冷刺骨的河水渗进了鞋子,仿佛赤脚站在冰块上一般。没过几天,大李鹏的脚便生了冻疮,同伴李绍华看不过,对他说:“项目部已经为我们配备了水鞋,你以后就穿着水鞋出去嘛!”他笑了笑:“上山下河的,穿着水鞋走路不方便,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水鞋在这样的路上走容易破,要是鞋子破了,那我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因着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大戛高速4-2工区一开工,大李鹏便被委以重任负责整个项目的测量工作。项目初期,他常常早上8点不到便一头扎进深山,晚上伸手不见五指时方才收工。体重只有50公斤的他,每天背着近20公斤的测量仪器跋山涉水,在野外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工区所处位置荆棘丛生、怪石嶙峋,地质条件恶劣。其中,斗迭社莫大桥和六十二大箐大桥的0-2号桥墩更是地处陡坡,稍有不慎就会摔下悬崖。但他从未畏惧过,披荆斩棘,翻山越岭,短短半年时间,他的仪器里便记录了10万个控制点的数据,五双穿坏了的鞋子和两件磨破了的衣服见证了他这一路测量的艰辛。而正是因为他精准扎实的测量工作,为项目部后期大干快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吃苦耐劳,还很乐于助人”——这是大李鹏给多数人的印象。在山上测量时,看到同事的水喝完了,他将自己仅剩的半瓶水也给了同事。李鹏的踏实肯干和乐于助人被项目部质检员吴胜兰悄悄地看在眼里。“他很老实,话不多,心也较细,追我的时候也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但总能知道我需要什么。”2017年初,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两岁半的女儿,而大李鹏也已成长为项目副总工。
“吹毛求疵”的小李鹏
2018年7月,小李鹏也来到了香丽高速8-1工区,主要负责上补洛大桥右幅连续刚构桥挂篮的施工。听说了同样在此奋斗过的大李鹏的故事,小李鹏暗暗下定决心:“同名同姓他还这么优秀,我一定不能输给他!”
工作中,小李鹏同大李鹏一样心细而专注。每天班前,小李鹏坚持做好安全和技术交底,仔细告知工人应注意哪些问题。挂篮施工为高空作业,为确保工人们切实掌握交底内容,在交底完成后,他还要求工人挨个将他讲解的内容复述一遍。施工过程中,他不断与班组长和工人沟通,确保工序的规范性。每完成一道工序,他便立刻叫上班组负责人现场验收,发现不足的地方立即整改,直到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上补洛连续刚构桥最高墩柱108米,为确保工人们的安全,在每一个工人上高空前,他都要亲自检查他们的安全带是否扣好、安全帽是否戴好、安全绳是否拴好……检查好了后,他又反复强调上到高空后该站在哪个位置施工才最安全。
“1号梁段纵向预应力筋张拉引伸量设计为13cm,不要弄错了!”“水胶比控制在0.26到0.28之间才能确保浆体稠度,预应力管道压浆完成后要补压……”每到一个施工点,小李鹏都要叮嘱工人一次,一天下来,同样的话工人们已经听了三四次。在钢筋绑扎时,看到工人们绑扎的钢筋间距不均匀,他便亲自示范,俨然一副老师教学生的样子。“平日里他和我们关系比较好,我们既爱他又怕他。他技术能力很强,对待工人也比较耐心,哪道工序要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他总能不厌其烦去解释。但他实在太吹毛求疵了……”挂篮施工班组负责人张学军说道。
3号梁段施工时,有一次,小李鹏发现预应力筋纵向间距没有采用定位筋定位,他立刻急了:“这是什么操作!”“虽然没用钢筋定位,但间距也在设计值,你就通融一次。”班组负责人说到。“施工的过程没有下一次,请你尊重技术,现在就改,我看着你们改!”小李鹏义正言辞。知道了小李鹏的“较真”性格,班组们操作再也不敢有丝毫大意,现场也没有出现过不按规范施工的事情。
小李鹏的较真性格让他对现场大事小事都烂熟于心。哪个施工部位进了几个工人、哪个工人干了几天活,不用翻笔记本他也能倒背如流。他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也感化着与之共事的施工班组,香丽高速完工后,他同许多班组人员成为了朋友。有人甚至高薪聘请他做班组负责人,但他断然拒绝:“我才工作两三年,如果我连基础都没打好就想着更高的利益,你会放心吗?”
2020年4月,小李鹏来到了蔓金高速一分部。蔓金高速工期紧,任务重,且气候与寒冷的香丽高速有着天壤之别。刚去的时候,因水土不服,他的身上冒出了许多红疹子,奇痒难耐。但看着待起的墩柱和越来越近的工期,他忍着不舒适,全心全意投入施工现场。因蔓金高速e匝道1号桥的桩基施工需要用村道,为了不影响村民出行,项目部多方策划后定在晚上施工。为争分夺秒,小李鹏干脆把午餐和晚餐都安排在了现场,最长的时间整整一个月没有回驻地吃过饭。“这样方便,拿起碗也还能看着工人们干活。”
8月15日这天,是e匝道1号桥8-3墩水下桩基钢筋笼下放的日子,提前了解到天气预报有雨,小李鹏早早便做足了安全措施。果然,吊车刚就位,便下起了大雨。为了保证钢筋笼及时就位不影响下一道工序施工,小李鹏坚持在当晚完成计划。倾盆的大雨频频阻碍着钢筋笼之间的衔接,反复吊装、反复下放、又反复被提起,小李鹏一直在雨中坚守着,他早已忘记了湿透的衣服。凌晨3点,总长28米的三个钢筋笼终于成功就位,他才回项目部休息,第二天清晨七点半,他的身影又出现在工地上……
遇见“另一个自己”
虽然同在一个分公司,但因各自工作的原因,两个李鹏真正见面,却是在今年3月,小李鹏进入永金高速四分部项目之后。在此之前,两人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神交已久”。
“他很有才,除了本职工作干得好,还会写点小诗,每次感到迷茫的时候,看看他写的豪迈大气的诗,再跟他聊几句,整个人便豁然开朗。”循着小李鹏的话,笔者翻开大李鹏的朋友圈,一首首正能量的诗扑面而来。看到办公室里顽强生长的植物,大李鹏触景生情大笔一挥,写道:
“渺渺寸草劲,绿点辍林间。
如友遂起意,请至寒舍间。
扎根跬步处,攀附壁板间。
直指云天外,寓旺每一天。”
……
大李鹏不拘小节的性格深深地感染着小李鹏,在得知大李鹏是一名共产党员之后,小李鹏表示他也要早日向党看齐,于是,他郑重地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他话不多,但很有耐心,也很细心,我从测量部转岗到技术部,技术上的东西没少请教他。”大李鹏则是这样评价小李鹏。
大李鹏在得知小李鹏连续两年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之后,便认定了这个“师傅”。他工作之余不耻下问,随时向小李鹏请教技术上的问题。于是,夜晚的办公室里,大家常常会看到两个李鹏因为施工方案中的某一个点争得面红耳赤,最终的结果是方案报指挥部以后,一次性通过审批!
两个李鹏都把对方视作自己的榜样,一边携手并进,一边暗自较量,是队友,也是对手。
盛夏雨后的练兵场上,大李鹏手持全站仪,小李鹏在不远处的控制点扶塔尺,两个李鹏默契十足。“李鹏,可以了!”大李鹏做了个ok的手势,两人相视一笑,仿佛遇见了另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