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在滑模分公司,有几位“小哥哥”,他们用拼搏、坚韧和乐观,正书写着他们灿烂的青春。
步步踏实的稳重哥
肚子圆圆的,“站如松,坐如泰山”——稳得很。1995年出生的张玉鸿,作为项目部的实测实量负责人,他的实测实量工作,也稳得很。“干事靠谱,有想法有担当。”滑模分公司质量总监秦寿春这样评价他。
2016年12月,张玉鸿到了七彩俊园项目,成为分公司第一批实测实量骨干成员。当时,分公司的实测实量工作还在起步阶段,作为“萌新”,对实测实量并不熟悉,同时,甲方还把实测实量纳入了月度飞检,在甲方的第一次飞检中,项目部的实测实量成绩并不理想。“怎么干?”张玉鸿懵了,一时抓不着头脑。“压力很大,那时候也不知道要怎么做,就怕做不好给分公司丢脸,”张玉鸿一度想过放弃。
为了做实做好实测实量工作,秦寿春带着大家把每一个检查项细化到施工过程中,张玉鸿默默地把东西记录下来,晚上回去以后,一边对照甲方的要求,一边想着白天秦寿春带着大家细化操作的程序,琢磨着要怎么干。每天,张玉鸿带着实测实量小组成员到现场蹲守,一项项地把实测实量工作细节落实到位。而工人对于新出现的高要求高标准不理解、不适应,张玉鸿耐着性子一遍又一遍地和工人沟通,直到工人按要求执行为止。就这样,他一步一个脚印,项目实测实量成效突显,在甲方的飞检中,多次保持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七彩俊园项目结束后,张玉鸿来到了安宁檀越项目。项目上采用“钢支撑 黑模板”的方式进行施工作业,“钢支撑 黑模板”体系不仅仅是对于师傅手艺的考验,同时对现场质量监管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项目实测实量负责人,张玉鸿穿梭于各个楼层,严格把控测量各项施工数据。每周五晚上七点半,张玉鸿也会带着实测实量小组成员们在会议室里面进行反馈和交流学习。
张玉鸿的实测实量成绩一如既往地稳,由于实测实量小组对于质量的严格把控,在甲方定期的第三方飞检中,项目部取得了多次质量第一名的好成绩,昆明保成置业有限公司也于2018年12月赠与项目部 “管理规范 品质标杆”锦旗。
把专业做专的精致哥
刚入职时,“我想开个美容院”这句话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人如其名——“精致哥”。1995年出生的杨卓对待工作,他也将“精致”进行到底。
2018年7月,杨卓从贵州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毕业,来到了滑模分公司安宁檀越项目,成为了一名安全员。这是杨卓第一次接触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他看来,应当先将自己置身于生产,才能懂得如何管理现场安全生产。所以,在管理现场安全的同时,他积极参与了售楼部、样板房展示区、幼儿园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建设工作。或是顶着烈日,或是冒着阴雨,基础部分干好了,杨卓也被晒得褪了三四层皮,这下,“白嫩小伙”真的变成了“粗糙大汉”。
每天7点半上工地,晚上11点半回到宿舍已经成了杨卓的工作常态。工作上遇到不懂不会的地方,杨卓就对照着规范,同时“百度 实践”查找答案。此外,他还积极和分公司、公司安全生产部对接各项工作,尽快融入到角色中。学以致用,杨卓把学校学到的与现场安全管理结合起来,结合项目实际整理了现场各处危险源,形成重大危险源识别清单及一般危险源识别清单,编制了项目安全标准化策划、各类应急救援方案以及管理要求,并按照规范要求在项目上进行了落地实施。
施工中,发现问题后,杨卓都会让工人立马整改,有时工人不乐意,这下,杨卓就充分发挥他“爱讲道理”的优势。找到班组带班的,就追着他们说,追着他们整改,“我们都被他说怕了!”工人们笑呵呵说道。安全文明施工的牌子,杨卓也自己动手,和工人一起,一栋楼一栋楼去挂。“我仅仅是不懒,比别人多跑一点而已。”杨卓这样说。每天,他都要把整个工地及每栋楼巡查一遍,检查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帽的佩戴,及时排查楼层进行潜在的隐患。“无论是一个楼上洞口还是外架的一根钢管,他都知道问题在哪里。”同事龚跃飏说。
现在,杨卓是安宁观雅苑项目的安全负责人,在2020年度的工作中,杨卓荣获了集团优秀基层安全员的称号。“玉不琢,不成器。我目前还处于学习期,正在准备2021届mem考试及二级建造师考试。”杨卓又有了下一步计划。
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抗压哥
身材瘦瘦的,长了一张“娃娃脸”,不认识他的人,都会问一句“他看起来好年轻,是不是才参加工作啊?”熟不知,90年出生的他,已经入职八年了。
2013年,戴缘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就到玉溪2012年保障房项目,成为一名见习工长。刚到项目部,5 2、白加黑的工作状态,让他想过退缩,直到发生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想法。一天夜里,戴缘正值守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输送管道突然堵塞了,戴缘心里焦急万分,一时间手足无措,打电话给了主管工长李响。李响5分钟内赶到了现场,冒着大雨,麻利地带着工友们把阻塞的泵管全部清理干净。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混凝土终于可以正常的浇筑了。当时,戴缘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像李响那样一个能干事、干好事的人。
2018年,戴缘来到碧桂北城映象一期立春苑项目,成为了主管工长。进场后,由于原施工单位的机械并未拆除退场,项目部塔吊不能安装,戴缘每天拿着3个对讲机,指挥着3台吊车,一天下来,嗓子也喊哑了。项目工期紧张时,展示区施工现场每天有300余名工人,戴缘和同事们每人兜里都揣着一个充电宝,生怕手机没电了,不能及时与他人沟通耽误工作。在碧桂北城项目经历的各项艰辛,却也是值得的,在高压环境下的戴缘,真正获得了成长。
2019年6月,玉溪碧桂园溪台项目开工,戴缘信心满满,带着几个年轻小伙子来抢展示区。才开始的那段时间,他就成了旁边小区物业、街道办还有城管大队的“常客”,经常跑去协调。“他一个人顶着多方的压力,确实抗下很多。”项目主管工长黄志祥说道。当时,项目办公条件还未全部完善、工期紧张,管理人员又全是新手。戴缘每天带着大家学习碧桂园的企业标准,为后续施工打下基础。虽然过程艰辛,但辛苦也是值得的,玉溪碧桂园溪台项目在每个月甲方的质量安全巡检都能名列前茅,公司还获得邀请参与西双版纳和楚雄项目投标。
压力下不断成长起来的戴缘,也练就了强大的抗压能力。从一次次的蜕变成长中,他也不断成熟,兴许现在不认识他的,都还会说一句:“他好年轻啊!”但现在的他,已经足够成熟了。
非专业到专业的励志哥
“相信自己,你会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干完一堆小事的时候,你就干完了几件大事!”1991年出生的宁显胜,作为一个非工程专业的人,能把项目管理得头头是道,着实让人佩服。
2015年7月,宁显胜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来到了滑模分公司,成为了云投幼儿园项目的施工员。虽然是非专业出身,但宁显胜干起工程管理也不含糊,把施工内容写成策划细节,把工序、重点、难点记录清楚。“我真是佩服他,虽然是非工程专业出身,现在看图纸、管项目样样不在话下。”同事黄龄丽说起宁显胜,也敬佩不已。
2018年,宁显胜获得了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第三学历,同年,他担任安宁檀越项目生产经理,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大型房企项目建设。项目前期,人员设备还没有正式进场,办公室还未建成,宁显胜和项目经理朱加林、技术负责人李虎三人就在闷热的集装箱里,进行项目的前期策划,仔细研究图纸,根据现场情况开始了第一次实地测量与勘察。“我都不知道那一段时间是怎么度过的,每天醒来,我们三个就在集装箱里看图纸。”宁显胜说道。三人确定好初步方案马上去现场进行比对、校准,反复多次,像这样循环往复的日子,一过就是半个月。经过努力,项目部也顺利完成了甲方的预售节点。“思维活跃、管理团队稳定、现场可控!”说起项目团队的优点,宁显胜一脸自豪。在安宁观雅苑项目,宁显胜也充分发挥本科专业优势,牵头制定了项目部成本管理制度,每月带队进行成本分析,黑板教学、培养项目团队。除了经济管控有想法外,作为生产经理,他也主动作为,2021年春节前夕,项目上的工人都回家了,宁显胜就带着项目管理人员完成了1500平方米的架子搭设。
参加工作至今,宁显胜已经参与了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双河湾a9地块等5个项目的建设,现为安宁观雅苑项目的项目经理。他也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2019年考取了一级建造师资格证。如果说宁显胜的成长是快速的,不如说是扎实的!用他的话说:“无论身居什么岗位,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跟热情都不能减少,一定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把最基本的工作做好。”
这几位“小哥哥”,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实践行动,奋斗出了精彩的青春,不负青春、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