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硬骨头”铸造“铁脊梁” ——记市政一分公司蔓金高速项目经理汪逵-尊龙人生就是博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市政一分公司 张瑾、杨洁淼/报道 杨洁淼、韩彬/摄影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4-21 10:2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汪逵,1979年1月生,云南嵩明人,1999年毕业于云南省大理城乡建设学校工民建专业,2014年通过在职学习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15年到云南建投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工作,现任四公司市政一分公司蔓金高速执行项目经理。
2017年6月20日晚,时为大理三库连通工程执行项目经理的汪逵正和同事一起庆祝项目提前完工,一通电话打破了这份热闹——“恭喜啊!大理三库连通工程提前完工,干得漂亮!现在分公司有一个难啃的‘硬骨头’……”那晚,汪逵连夜赶回昆明。次日,他便带着6人组成“先遣部队”到达红河州金平县蔓耗镇。
汪逵他们即将面临的挑战,就是云南省县域高速“能通全通”工程——蔓金高速。蔓金高速全长51.7公里,其中,市政一分公司参建里程桩号k0 000~k3 115,长3.155公里,包含2处互通立交区、25座桥梁和1座隧道,工段桥隧比高达83%。
“硬骨头”的下马威
才到蔓耗镇,一开车门,“黏糊糊”的、38℃ 的高温湿热空气便向汪逵们扑面而来。茂密的热带树林风貌,将山坡、河流覆盖得严严实实。汪逵看了看四周半人高的杂草,下定决心:“开始干活吧兄弟们!让我们携手共进!”
为实地勘查这3.155公里路线,汪逵和其余5名管理人员背着测绘仪,手持镰刀和木棍,在丛林中、河道旁爬山淌水,走出了5个小时、10余里路和几万步的路途。因天气潮湿炎热,树林茂盛,又在河谷地带,蛇虫鼠蚁便成了这树林的“主人”,时常会出来和大家“打个招呼”,从树林里走出,即使武装好了,他们也常被蚊虫叮咬的“体无完肤”。汪逵带着大家穿林过河,日复一日地在布满荆棘的路上,测量、定位、确定最优方案,为项目顺利开展打下了结实基础。
如果说天气条件是“硬骨头”给汪逵这支队伍出的一个难题,那接下来的事情可以说是一个“下马威”。项目部处于麻子河下游河道,一场暴雨的突袭,使上游的河水倾泻而出,平坦的路面早已变成“小黄河”,大树和滚石在这“小黄河”上交错分布。汪逵迅速组织撤离农民工班组,同时及时组织管理员对道路进行抢修。“一、二、三,用力!”他们说干就干,撸起袖子徒手清理挡在路上的大树、滚石。不久,挖掘机、装载机也已就位对坍方进行清理,为汽车泵和来往车辆的通行打开了绿色通道。不仅如此,项目部还在便道出入口、汽车泵前、后方均设立执勤点,安排了交通疏导员,确保了来往车辆安全、有序通行。一场大雨抹去了他们脸上的汗水和泥土,留下了他们彼此信任的笑容和斗志昂扬的气魄。至此,他们顺利通过了“硬骨头”的考验。
钢的意志铸造铁的脊梁
市政一分公司参建的里程段,在整条蔓金战线上创下一个个“之最”:桥梁桩基础最多843棵,圆柱墩总长最长11385m,预制t梁最多1081片,薄壁空心墩最高77米,互通立交最多2座,匝道最多共8条,这一个个最多、最高、最长后面,是汪逵和这个团队用汗水和泪水修筑出来的。汪逵说:“面对这‘硬骨头’心理也会发憷,但是公司既然把这个任务交了我,就是相信我一定能完成好这个任务。”所以他攥紧拳头、咬紧牙,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
项目部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蔓耗立交主线3号和4号大桥的桩基问题。78颗桩基位于麻子河河谷中,因为地质坚硬,巨石繁多,桩基迟迟打不下,就连吨位最大的徐工550旋挖机,也在短短几小时的作业之后无法再进行施工。可项目进程不能落后,目前的条件下,汪逵想到一个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也就是最原始的通过爆破,人工搬运一点点把桩基打下去。这个方法一个小时大概只能打下三厘米左右。2019年9月项目进行到来“白热化”阶段,这78颗桩基要赶在来年4月雨季到来之前全部完成,否则雨季一来,上游泄洪,河谷将无法进行施工,这是一场和时间、气候的较量。
汪逵迅速组织项目班子开会,倒排工期,确定工人和安全设施的投入,到现场督导工作,60余颗桩基和部分墩柱施工同时作业,河谷内人最多时一天可达240余人,32台汽车吊如雨后春笋般在河谷中“发芽”。这段时间里,他每天早上7点上工地,晚上12点回办公室,协调解决挖孔桩工人们遇到的问题,现场机器坏了,他和工人们一起修理。测量负责人杨建永仍然记得当时汪逵对他们的鼓励:“汪经理腰板硬、脊梁铁,每天带着大伙们干活,就连搬石块这样活只要人手不够他都会亲自上,和我们说‘有路的地方,我们开着吊车干带着家伙加油干,没有路的地方,我们就劈出一条道路努力干。’”汪逵这“铁脊梁”抗下了太多的压力,他白天在施工现场一圈一圈的检查、监督,晚上脑子里想的还是第二天现场工作难题、施工队伍的稳定、项目资金规划等问题。但即使是这样,汪逵也从未动过放弃的念头,他说“既来之,则安之,要善始善终。”
“铁脊梁”的担当与柔情
从汪逵的工友和同事们口中得知他是一个“平易近人”“抗压能力很强”“凡事亲力亲为”的人,讲到他的亲力亲为,大家说,他几乎认真负责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有一次,结束一天了的忙碌,大家一起回到食堂吃饭,晚饭后大家各自回到宿舍休息,深夜12点,他迷迷糊糊爬起来披上外衣打着手电筒,说放心不下,要去桥上桩基进展到什么程度,下雨有没有引起涨水,晚上加班的工人是不是安全等等。提起这件事,大家都不禁竖起大拇指,没有过多华丽夸赞的词藻,只是觉得眼前这个并不高大魁梧的男人,让人发自内心的对他充满敬意。
2020年4月,汪逵的父亲检查出肺癌,他将项目上的事情处理完、安排好后,连夜赶到医院去照看父亲,汪逵陪伴在父亲身边,看着父亲日益恢复,脸色也一天天好起来,才稍微松了一口气,项目上的同事打电话来问候,同时汇报项目上每天的进度,父亲看着电话不断的汪逵,对他说道:“既然公司交给你这个任务,你就要有始有终,不能半路掉链子,去吧,回到你的岗位上去,好好工作。”在得到父亲的安慰和支持后,汪逵又赶回到项目上。汪逵的妻子说:“他长期在项目上工作,很辛苦,但也经常挂关心着我们,为了工作,为了我们的家,他是个很坚持的人,我很支持他,也为他感到骄傲。”
有了家人的支持,汪逵也充满信心和动力,在他的带领下,这只高原铁军在杂草丛生的山川树林中,开拓出一条崭新的路,一条承载着边境人民对美好未来向往的路。
目前,蔓金高速完成土方开挖174.8万立方米,桩基843根,墩柱11358.8米,桥台42座,预制梁板1081片,桥面铺装7549米,预制t梁全部预制、安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