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详情
详情
走进直管十三部施工的麒沾马一体化市政道路ppp项目龙东路项目,光滑、规整的下水井“井脖子”好似道路的“眼睛”,那么何为“井脖子”呢?
“井脖子”又叫井筒,是市政工程项目里下水井的上覆和井盖之间的距离。据了解,“井脖子”有砖砌和混凝土现浇两种形式,砖砌极容易出现沉陷,或导致下水井周围出现裂痕;现浇混凝土模板传统采用木模,工序复杂,木模拼缝多,成型后的“井脖子”为多边形,外观质量差,且混凝土用量增大,成本增大。
在满足设计要求尺寸规矩的基础上,为确保成型美观度,龙东路项目经过多次研究、探索和试验后,创新采用定型钢模替代木模进行“井脖子”施工。项目部根据下水井尺寸制作了相对应的圆弧钢模,模具成型只需三块模板拼接,对金属构件和螺丝拆卸工艺也进行了改进,改善了传统木模搭接不严密导致的漏浆现象,且表面光滑,拼缝严密。圆弧钢模吸附力小,脱模容易,且周转次数多,可循环使用。在冬季施工时,还易于做保温性处理,有利于冬期混凝土的保温。
“现在成型的‘井脖子’不仅外型美观漂亮,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满足混凝土的刚度和强度,还能达到易安拆、节约成本的效果。”龙东路项目技术负责人王幼鹏自豪地说道。